2018年经济哪家强?
从各地统计局宣布的数据来看,2018年各地经济泛起强者更强、马太效应显着的特征。
其中蓬勃省份的经济总量只管增速不高,可是由于基数大,每年新增数千亿元GDP。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强省,与一些经济总量不高的省份差别拉大。
可是从增速看,2018年西藏和贵州以9.1%的现实增速(去掉物价),位居天下第一。一些中西部的省份,好比四川、江西、安徽、陕西等地快速增添,经济增速在8%或以上;薄⒍币约耙恍┗⑽鞅钡厍木迷鏊俜呕合宰。
2月19日,湖北省“一带一起”研究院院长秦尊文告诉记者,要害是工业结构要实时调解。好比有的地方国有企业占较量大,民营经济生长缓慢,煤炭、石油等资源工业比重大,市场化水平不高,因此经济受影响显着。
而有一些地方现在经济增速放慢,缘故原由是经济不再像已往主要是投资拉动,现在是要强调消耗拉动。“要投资、消耗和出口多驾马车驱动经济,增速会更稳健一些。”他说。
蓬勃省份增速不高增量领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汇总各地统计数据发明,2018年一些经济大省只管增速不高,可是由于基数大,以是增量显着。
2018年广东经济总量为97277.77亿元,比上一年增添6.8%,现实新增7572.57亿元,新增量相当于某些西部省份或者一个特大省会都会的经济总量。
而沿海的江苏、山东、浙江经济增速虽然也不算高,2018年划分有6.4%、6.7%、7.1%,划分低于上一年的7.4%、7.2%、7.8%增速。可是这些省份由于经济总量大,经济增量也高。
2018年江苏经济总量新增6725亿多元,山东新增3835亿多元,浙江新增4418亿元,河南新增3503亿多元,四川新增3697亿元以上,这些地方的经济新增量甚至相当于一个副省级都会或者一些省会都会的经济总量。
可是若是从经济增速来看的话,增速最快的地区主要是西南一些地区。2018年贵州和西藏的经济增速都为9.1%,增速为天下并列第一。云南、江西、福建、陕西、安徽、四川是仅有经济增速在8%和8%-9%的省份。
从2018年各地宣布的数字看,前三名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都位于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的四川增速也很高。
可是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部分地区增速不高。
2018年天下经济现实经济增速(去掉物价)最低的是天津,增速为3.6%,另外吉林和黑龙江的经济增速划分为4.5%、4.7%,内蒙古和辽宁2018年经济增速划分为5.3%、5.7%。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以为,各地工业结构导致各地生长纷歧样。像东北华北许多省份重工业比重大,多年来动能处于放慢状态。可是中部有一些地方增速很高。主要是由于这些地方投资快,加上便捷的交通使得物流本钱低,消耗也随之上升。
“湖北、湖南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工业化很有优势,虽然是内陆都会,但开放度高。”陈耀说。
数据显示,2018年湖北、湖南经济增速为7.8%,江西、安徽划分有9.7%、8.02%,河南增速为7.6%,在天下均靠前。另外2018年安徽、湖北、河南、河南等地社会消耗品零售总额增速均为10%以上,大幅高于天下增速。
秦尊文指出,中部地区已往基础薄,加上转型早,经济仍处于生长较快阶段也是正常的。要注重的是,东部一些经济蓬勃省份现在增添放慢,则是由于所处的经济生长阶段差别,这些蓬勃省份经济总量已经较大,经济转型较早,因此更强调生长高新手艺,增速不必看得太重,要看质量和效益。
GDP核算刷新或改写座次
据记者相识,2019年天下要实验GDP统一核算刷新,地方GDP总和要与天下一致,不少省份GDP虚高的情形会改变。
同时,各地同时顺应全球经济新转变,也大幅调解了经济增速目的。按此预期,2019年各地经济座次会泛起重大转变。
而2019年除了西藏仍提出经济增速为10%,一连坚持两位数目的外,其余地方经济增速都为个位数,且大部分都很低,位于区间也许多。
其中最低的是天津,2019年经济目的只有4.5%,吉林只有5%-6%,新疆为5.5%,重庆只有6%,内蒙古目的为6%左右,黑龙江为5%以上。其中重庆2018年的经济目的比2017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新疆是下调了1.5个百分点,天津下调了0.5个百分点。
2018年有靠近一半的省份没有抵达年头预期的经济增速目的,许多地方现实经济增速与目的相差数个百分点,而2019年有24个省份的经济目的比上年有所下调。
2月19日,天津财经大学教授焦开国以为,要害是各地手艺立异和市场机制施展怎样。怎样让市场机制施展作用,更好地实现手艺立异,这决议了各地差别的生长态势。
“哪一个区域市场制度较量完善,那么哪个区域经济生长就好,哪个区域市场机制不敷完善,地区经济生长就慢。”他说。
凭证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相识,最近几年以来,各个省份的经济总量排名泛起了显着转变。
河北一经的经济总量第六位座次陆续被四川、湖北、湖南凌驾,2018年河北经济总量为第九位,这一年湖南经济总量凌驾了河北。
从各地现在的工业结构看,各地效劳业比重快速提升,可是以工业为主的第二工业比重偏低,2018年天下仅仅有河南、安徽、陕西、福建、江西等地的第二工业比重为45%以上,大部分地区比重不高,甚至只有三成。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指出,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没有工业大生长的话,一个地方经济总量要做大很难。只管效劳业也是经济动能之一,可是先进制造业需要大生长,古板的工业工业也需要刷新, “要注重的是,生长制造业许多问题要解决,好比制造业的税负压力、劳动力本钱压力、资源本钱压力等”。